晉西北八分區(qū)抗日專員顧永田
□ 馮增清
顧永田,1916年生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大黃山鄉(xiāng)西朱家村。顧永田家境貧窮,9歲那年失去了父親,直至12歲,他才勉強進入學校。顧永田入學的時候,正趕上大革命失敗,國民黨勾結帝國主義和各種反動勢力,瘋狂“圍剿”革命根據(jù)地。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沈陽,接著分兵入侵吉林、黑龍江,4個月的時間,東北全境淪陷。這時的顧永田已經進入銅山縣師范學校讀書。銅山師范學校是徐州地區(qū)共產黨地下組織活躍的地方,一部分教師和學生是共產黨員,抗日救國的思想在這里得到深入地發(fā)動。顧永田接受了進步思想,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不久,顧永田在銅山師范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顧永田在銅山縣師范學校畢業(yè)了。經共青團組織的介紹,顧永田于年底來到了北平,在北京大學找到了在那里讀書的孫傳文。不久,孫傳文介紹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年,顧永田被黨組織派到延安去學習。1936年秋,日寇向平津逼進,山西省處于抗日前哨陣地,閻錫山在人民群眾抗日怒潮和共產黨的敦促下,打出“守土抗戰(zhàn)”的招牌,并和共產黨結成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9月,在省會太原成立了由薄一波領導的“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犧盟會吸收了大量的各地青年學生,展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運動。一時間,太原成了全國救亡青年的匯集地。
1937年顧永田受黨組織委派從延安來到山西,參加了犧盟會的工作,擔任犧盟總會執(zhí)行委員和太原市二區(qū)犧盟會特派員。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大舉侵略中國,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顧永田在太原和其他共產黨人一起,以太原各工廠工人為主組織起一支“山西人民抗日新軍”——山西工人武裝自衛(wèi)隊,把工人武裝起來,打擊日本侵略者。11月,太原淪陷,山西工人武裝自衛(wèi)隊和在太原的一切革命組織被迫撤出太原城。顧永田和工人自衛(wèi)隊撤到交城、文水地區(qū),配合八路軍一二〇師繼續(xù)堅持敵后游擊戰(zhàn)爭。顧永田先后擔任連政治指導員、營教導員。
1938年4月,隨著日寇的長驅直入和國民黨軍的潰退,中國大片領土被日寇占領,山西省的大部縣城淪入敵手,顧永田的隊伍到了農村。不久,犧盟會和工人武裝自衛(wèi)隊向閻錫山推薦,顧永田擔任文水縣縣長,組織抗日政府,開展敵后抗日運動。文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名義上是屬于閻錫山任命的政權,但實際上縣長由共產黨員擔任,縣政府工作機構的領導也多是共產黨員,并在機關內部建立了中共支部,因而執(zhí)行的是共產黨的各項抗日政策,縣政府工作人員通過這種合法的、公開的身份,大刀闊斧地開展各項抗日工作。有縣無城的文水縣,面臨著強大敵人的壓力,一開始便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22歲的顧永田,沒有被敵人的囂張氣焰所嚇倒,積極研究對策,擴大勢力,鞏固陣地。他在文水縣各農村建立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廣泛發(fā)動群眾,實施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文水縣,那時是一片貧困的地方,人民生活極苦。顧永田任縣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農村廢除了按地畝攤派的農稅征收辦法,實行“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的合理負擔政策;同時,頒發(fā)了減租減息令。這樣做,使得廣大農民擺脫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生活有了保證。于是,全縣呈現(xiàn)出報名參軍、組織游擊隊和自動捐出軍糧、布匹、棉花、軍鞋等愛國行動。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文水縣最早建立了由共產黨建議推動并領導的戰(zhàn)地總動員委員會第三支隊和工衛(wèi)旅第二十二團,文水成了晉西北抗戰(zhàn)最牢固、最有實力的抗日根據(jù)地。文水抗日陣地的鞏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文水、交城一帶八路軍和抗日新軍的軍需供應和兵源??谷樟α看蟀l(fā)展了,敵偽政權只能限制在縣城以內,廣大農村則是濃厚的全民抗戰(zhàn)氛圍。
顧永田在文水縣,除了廣泛深入發(fā)動群眾,建立、擴大抗日武裝,改造區(qū)、村舊政權為抗日民主政權,擴大抗日力量,把全縣人民團結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鞏固抗日根據(jù)地之外,還十分注重發(fā)展生產,興辦教育,興修水利,實行減租減息、合理負擔;改善人民生活,發(fā)動群眾積極參軍參戰(zhàn)、踴躍為抗日部隊籌措糧餉。他領導文水人民興修汾河水利,組建紡織工廠,禁煙禁毒,并在文水發(fā)行了一種一元券(一元相當于一枚銀元)的流通券,以抵制偽鈔。當時的閻錫山政府也不得不承認文水縣是“抗日模范縣”。
當抗日力量在山西廣大農村蓬勃發(fā)展起來的時候,閻錫山在“抗日”的旗幟下,又加了一個“和日”的方針。1939年2月,閻錫山策劃了一個以“分裂抗日同盟,破壞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目的的“秋林會議”果然,秋林會議結束后,閻錫山便宣布取消動員抗戰(zhàn)運動委員會,解散抗日團體,改編抗日新軍,派了他的突擊團來接管文水縣政權,決定將顧永田撤職查辦,調回秋林“另有任用”。閻錫山這一舉動,意在打擊進步勢力,削弱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但其陰謀遭到全縣人民的強烈反對。中共文水縣委因勢利導,發(fā)動全縣人民成立了“挽留顧縣長委員會”,以委員會名義先后派出四批群眾共1000余人的請愿代表團到興縣,要求山西第二行署主任趙承綬轉求閻錫山收回成命。趙承綬先是不答應,群眾代表就一批批地陸續(xù)去找他,同時發(fā)動縣政府工作人員和群眾趕走了閻錫山新派來的縣長。最后趙承綬只得答應呈報閻錫山。閻錫山在權衡利弊得失后,只得讓顧永田“準予留任”,其撤換抗日民主縣長的陰謀徹底失敗。明著不行,閻錫山來暗的。他派遣一伙武裝力量,搞什么敵工團、突擊隊、“精建會”,在各抗日根據(jù)地進行暗殺,顧永田識破了他們的陰謀,在抗日軍民中組織精干小分隊,針鋒相對跟他們干。經過小分隊的揭露和斗爭,閻錫山的暗殺隊很快便無立足之地,不得不紛紛逃竄。1939年12月初,閻錫山在晉西和晉東南集中9個軍的兵力,向抗日新軍發(fā)動突然襲擊。這就是山西著名的“十二月事變”。一批抗日干部被殺害了,一片片抗日根據(jù)地變了顏色,革命武裝無家可歸,只好暫時離開根據(jù)地。共產黨組織和山西抗戰(zhàn)干群及時總結教訓,重新組織隊伍,在1940年春天又打回根據(jù)地去,山西各地抗日民主政權漸漸恢復起來。晉西北行政公署成立,八分區(qū)政權重新建立起來。恰逢八分區(qū)專員陳興邦因故被趙承綬撤了職,所以八分區(qū)群眾要求提升顧永田為八分區(qū)專員,當時的工衛(wèi)旅旅長郭挺一也數(shù)次致電閻錫山要求提升顧永田為八分區(qū)專員。但那時閻錫山已決定掀起大規(guī)模反共高潮,所以對委任顧永田為八分區(qū)專員一事沒有批準。直到“晉西事變”之后,1940年1月,在一百多位軍民代表的大會上,顧永田由共產黨建立的晉西北行政公署任命為八分區(qū)專員。
1940年,抗日戰(zhàn)爭進入了艱苦階段。顧永田的八分區(qū)和山西全省一樣,遭到日偽和閻錫山叛軍的多方夾擊之中,一日幾次“掃蕩”。為了堅持八分區(qū)抗日陣地,顧永田親自率領工衛(wèi)旅二十二團一部分隊伍,插入敵后,轉戰(zhàn)交城邊山一帶,牽制敵人“掃蕩”。1940年2月11日,日偽頑混合的“掃蕩”部隊對這片地方梳理一遍,并沒有找到抗日主力。他們只抓了些壯丁,拉了些豬牛,燒了些村莊,便想縮回城市。顧永田率領的工衛(wèi)團與敵人巧妙地周旋之后,潛伏在交城縣田家溝村邊的雞綠溝附近,準備狠狠地伏擊敵人一下。敵人大部隊過來了,黑壓壓的見頭不見尾。顧永田猶豫了:是打是退?打么,自己只有一個小分隊,僅十個人,怎么能戰(zhàn)勝強敵呢?退么,敵人打到門上來了,輕易放他們走,豈不太可惜。顧永田焦急地思索著。長長的敵陣,人喊馬叫,牛嚎豬哼,一派恐怖凄慘景象。顧永田怒火焚心,再也不可忍耐,一聲令下:“同志們,沖呀! ”喊著,便躍出戰(zhàn)壕,沖了上去。隊員們見他沖上去了,一個個躍身而起,端槍沖出?!捌蛊古遗摇币魂嚇岉懀瑪碃I亂了陣腳,一排排應聲倒下,一排排橫竄亂跑。剎那間,敵尸壓道,塵土蔽天。顧永田率領小分隊沖入敵營廝殺,敵人尾部幾乎被全部消滅。正當他們要撤出陣地時,敵人大部隊已經調整部署,猛撲過來?!巴緜兛斐罚襾硌谧o!”顧永田喊著,指揮著隊伍朝山溝里撤。當小分隊主力即將撤退完畢時,敵人已從四面包圍過來,顧永田再想殺出去已不可能。為了掩護其他隊員撤退,他壯烈地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犧牲時年僅24歲。當時《新華日報》發(fā)表的《顧永田同志生平》中寫道:“他的死,不但是晉西北人民的嚴重損失,也是中華民族的重大損失!”事后,文水縣人民為永遠紀念顧永田,將“永豐渠”更名為“永田渠”,八分區(qū)將這里的中學命名為“永田中學”。2014年9月1日,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發(fā)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顧永田名列其中。